辛亥革命與電腦有什麼關係?

從小就與電腦結下不解之緣。讀小學時有天在電腦展閒逛,乍見宏碁「小教授二號」電腦,驚為天人。訂閱了《第三波雜誌》後,雖然家裡沒有電腦,還是馬上展開了我在紙上寫程式、腦裡執行它的快樂日子。上大學,讀研究所,在金融界從事電腦工作,三十個年頭也就這麼過去了。即便再忙,沒有一天我不浪費點時間,想些什麼異想天開的念頭、做些什麼無人做過的事情,將我所擁有的一點電腦知識,應用在其他嗜好中。小時候用電腦遙控玩具車,大了些想寫程式控制電磁閥,讓玩偶配合音樂拉玩具大提琴。有陣子瘋讀進化論,在達爾文兩百年生日時,還著手設計用進化論來繁殖、淘汰電腦程式,希望設法以此演化出電腦作曲家,能自動寫出各種曲風的音樂。

2010年初,美國友人問我關於「義和拳」的事情,他說這與清末的革命大有關係。我那時只會回答說哪有啥屁關係。又有人說早期的孫文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叛逆者,只會依附日本浪人,想藉著他們的財力與武力,在中國最南方、那慈禧從京都遙控不及的地方,製造點噪音而已。我很想說他們胡說八道,但我心虛,自忖對清末革命又沒什麼深入的了解,因此未敢大聲反駁。

在「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前,連美國人都對2011辛亥百年這題目有興趣、做出了許多深入的探求,讓我這個台灣人覺得真是汗顏啊。就算我不以中國人自居、不覺得中華民國與台灣意識有什麼牽扯,也應該知道在辛亥前,台灣曾經有個「台灣民主國」,有個義勇軍統領丘逢甲,而我家鄉台中那「逢甲大學」就是為了紀念他創建的。也該知道,這丘逢甲與容閎有聯繫,1900年「義和拳」事件爆發,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他們舉唐才常組織「自立軍起義」,想把握當時那不可一得的時機來救國。原本孫文、吳祿貞、畢永年、宮崎滔天等都支持康有為、梁啟超與唐才常的起義, 孫文更準備在廣東、湘南與湖北同時大舉響應 。可惜李鴻章與劉學詢以「兩廣獨立」當誘餌,成功地離間了康有為與孫文,造成保皇黨與革命黨分裂。梁啟超將原本已加入孫文「興漢會」陣容的「哥老會」與「三合會」會黨人士網羅淨盡,叫他們參加「自立軍」,但等到起義發動了,康有為又怕自立軍只是「名為保皇,實則革命」,一直不肯將華僑所捐巨款從海外匯回,造成自立軍起義流產,黨人於是死的死、逃的逃。孫文失去了起義的力量,只得靠日本浪人與「東亞同文書院」的師生(日本間諜)發動局部的「惠州起義」,惟最後也是一敗塗地。

從2010年起,市場上「辛亥百年」的作品與媒體氾濫,我書也一本接一本地購買、閱讀,不只看新上市的書,也讀老書,甚至還包括了所有能蒐集到的,由當事人在百年前寫的著作。但我還沒有遇見一本書能同時忠於史實、引章據典,又能簡明詳盡、疎而不漏,且還能吸引普遍讀者,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團體與團體之間的互動、事件與事件之間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以上所談,諸如義和團、興漢會、兩廣獨立、自立軍起義、惠州起義、孫文、康有為、李鴻章、日本浪人、及會黨人士等之間的變動分合,比對後確實發現沒有一本書能單獨解釋明瞭。

有許多書寫得非常吸引人,像陳舜臣的「青山一髮」、盛和煜的「走向共和」、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蘇文的「民國趣典」、吳相湘的「民國人和事」等,但觀點不完整,因為大概只想寫給普通老百姓看,所以缺乏任何資料來源,看完想繼續追蹤閱讀、驗證,都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著手。有些書以人物或事件為章節,如惜秋的「民初風雲人物」、張家鳳的「中山先生與國際人士」、陳鵬仁的「孫中山先生與日本友人」、鄭曦原的「帝國的回憶上」、馮自由的「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與「革命逸史」等,就因缺少前後貫通的劇情,被讀者拒於門外。而當事者所著者,如宮崎滔天的「三十三年之夢」、如容閎的自傳「西學東漸記」,雖將讀者帶入了歷史現場,卻不能公正報導事實,有時作者因為身份地位的敏感、忌諱,而不敢明揭事實,也有作者因為自身處在此山中,反而不能明識廬山真面目。

固然也有著名學者以全景式描述、回顧辛亥時的大時代背景,也寫了很多有獨特見解的著作,如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與「袁氏當國」、梅毅的「鐵血華年」、侯宜傑的「百年家族:袁世凱」,只可惜絕大多數皆延續了中國文人固有的惡習,拒絕註明任何資料來源。偶爾有少數近代學者能承續西方及日本百年來堅持的科學精神,在其大作裡提供了鉅細靡遺的資料出處及註釋,如楊天石的「帝制到共和」、「孫中山與民初政局」與「 終結帝制:簡明辛亥革命史」,才稍讓人耳目一新。當然,也有歷史學家寫研究所程度的歷史課本,像費正清的「劍橋中國晚清史」、薛君度的「黃興與中國革命」、郭廷以的「近代中國史綱」、龔書鐸與方攸翰的「中國近代史綱」等,但大抵索然無味,一般讀者可能翻了幾頁,便裹足不前,也難怪銷售不佳。

我因此忽發奇想,為什麼沒有人寫一本長篇辛亥小說,劇情緊湊如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見解高明如「晚清七十年」,明註出處如「帝制到共和」,人物事件疏而不漏如「近代中國使綱」呢?

既然沒人寫,那就由我來!

唯一叫人心虛的是:我也不是什麼歷史學家,無非是多看了幾本辛亥書,平常也不過是寫點電腦小程式,餬口餬口而已。職業作家都不碰的體裁,憑什麼由正式中文教育只有國內小學六年級程度的我來寫?

但既然起了念,從2010年4 月開始,我就開始把手上所有的書籍資料,慢慢地、分門別類地輸進了電腦,漸漸累積起龐大的資料庫。與上一代學者在紙上建立起來的資料簿比較,若稍有不同或高明之處,那就是電腦資料庫支援隨機搜尋,只要資料分類正確,資料信息與索引規劃恰當,很輕易可以寫程式,用各種圖形、表格等來顯示人與人在時間與空間上的交會 。更可以讓程式自動搜尋、分析各革命團體與革命事件,以組織、會員與事件來發掘各團體與事件上承先啟後的關係,如此一來相信有可能揭開前人未曾發現的幕後隱密,甚或成為一本書的劇情要素。所謂現實人生,常要比戲劇還要戲劇化,似乎被我在短短兩年的辛亥研究中證實了。

這艱鉅的計畫已經遠遠超越我當初的理想,剛開始還幻想要在2011年雙十前寫出第一部。但雙十都過了幾個月了,看過的書還才只有四分之一輸進資料庫,手邊固然已經有許多材料,但隻字未寫。內人建議不如將心得先在網誌上發表,反正辛亥百年都錯過了,也不在乎再多花點時間,在網上與同好交換意見、互相勉勵,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成果。

作者:辛亥生
發表日期:2012年2月26日
最後一次更改:2012年3月10日

About Xinhai Dude 辛亥生

The name Xinhai Dude 辛亥生 is a pun in Chinese, as it means both “he who was born in Xinhai” as well as “he who studies Xinhai”. I had an ambitious plan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e great Xinhai Revolution of 1911, thus my blog https://xinhaidude.com. But after an initial flurry of activities the initiative petered out. One day I will still carry it through. But for now, this website has turned into a conglomerate of my work on various topics of interest to me, including travel pictures, RC model airplane flying, inline skating, ice skating, classical music composition, science fiction short stories, evolution and atheism.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辛亥革命研究, 辛亥革命書籍, 中文 and tagged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5 Responses to 辛亥革命與電腦有什麼關係?

  1. Anonymous says:

    另前舉辦活動有一篇與辛亥有關資料,供您參考
    2011洪門學與洪門天地發展學術研討會
    活動資訊 |影片大項
    論平山周的《支那革命黨及秘密結社》
    http://www.thehung.org/research/lun-ping-shan-zhou-de-zhi-na-ge-ming-dang-ji-mi-mi-jie-she

  2. Anonymous says:

    日本人平山周1911年 所著中國秘密社會史(支那革命黨及祕密結社),其中天地會部分是抄襲1900年的英文出版品,因是外國人所寫,且作者本身不懂洪門天地會,故英文版表達已錯誤百出,雖然錯了但我從其英文敘述中知道他想說什麼?只是因他是外國人也非天地會中人無法瞭解並表達出洪門天地會文字中隱含的意思。而平山周抄改得更錯,因參考從漢文(閩南語)用英文寫的書,經他改成日文再翻譯成中文,此有些錯誤且重要內容的出版物,讓近百年來一些自以為洪門專家的文抄公自今還不自知,且近三、四十年被引用廣傳。

  3. Pingback: 辛亥革命研究書籍一覽表 | 辛亥生網誌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